冬至是什么意思
2023-11-19 天龙 【 字体:大 中 小 】
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气,通常在每年阳历的12月21-23日交节,当太阳到达黄经270°时,就标志着冬至的到来。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、黑夜最长的一天,不过过了冬至后,白天的时长会逐渐变长。
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冬至是阴阳转化的关键时刻。根据阴阳五行理论,冬至是“地雷复卦”,称为“冬至一阳生”。此外,闰月的设置也以冬至为标准,因为冬至总是在冬月,而冬月建子,为周正农历的第一个月。
在殷周时期,冬至前一天被规定为岁终之日,相当于现代的春节。后来,夏历开始实施,但冬至一直被视为24个节气中的首位,被称为“亚岁”。
冬至是养生学上最重要的节气之一,主要是因为“冬至一阳生”。从冬至到小寒、大寒,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。在这个时期,患有心脏和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,患“中风”者增多,天冷也容易导致冻伤。因此,在冬至时节,我们需要注意保暖、合理饮食、适当锻炼等,以保持身体健康。


重阳节是为了纪念谁


三苏指的是谁父子三人


石榴的功效与作用及营养价值


什么是211大学


合数是什么意思


芦荟的作用与功效


为什么回族不能吃猪肉


二胡几根弦组成


白斩鸡蘸料怎么调配


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是哪里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