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至吃饺子是为了纪念谁
2023-11-19 一凡 【 字体:大 中 小 】
冬至吃饺子是为了纪念“医圣”张仲景。
每年农历冬至,不论贫富,饺子都是必不可少的节日美食。谚语说:“冬至到,家家户户吃水饺。”这个习俗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的舍药之举。张仲景是南阳西鄂人,他撰写了《伤寒杂病论》,成为医家的经典之作。他辞官回乡后,为乡邻治病。在冬至那天,他为治愈冻疮的病人制作了驱寒药物,形状像耳朵的“娇耳”,这就是饺子的起源。人们吃了“娇耳”,喝了“祛寒汤”,身体暖和,冻疮也得到了治愈。后人模仿“娇耳”的样子制作成食物,称之为“饺子”或“扁食”。因此,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张仲景的恩情。
冬至吃饺子的历史悠久,源于汉代,盛行于唐宋时期。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,是上天赐予的福气。《清嘉录》甚至有“冬至大如年”的说法。这天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,放假休息,人们互相赠送美食,拜访亲朋好友,欢度这个特别的节日。唐宋时期,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,皇帝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,百姓也要向父母尊长祭拜。这个传统一直延续至今。
在冬至这一天吃饺子已经成为独特的节令美食传统。除了饺子,还有馄饨、汤圆、赤豆粥、狗肉等食品都作为冬至节令食品。伴随着冬至食俗,也流传着许多民间传说。其中最为流传的是关于冬至吃狗肉的传说。据说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,觉得味道鲜美,赞不绝口,于是民间开始形成冬至吃狗肉的习俗。现在的人们在冬至这一天会食用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的好运。
另一个传说是关于江南水乡的赤豆糯米饭的习俗。相传在冬至之夜,江南水乡的人们会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赤豆糯米饭。这个习俗据说是因为有一个叫共工氏的人,他的儿子不成才,作恶多端,死于冬至这一天,死后变成疫鬼残害百姓。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,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来驱避疫鬼、防灾祛病。
总之,冬至吃饺子已经成为一种传统习俗,不仅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的舍药之举,也是为了祈求来年的好运和健康。这个习俗已经传承了数千年,仍然被人们所喜爱和传承。


重阳节是为了纪念谁


三苏指的是谁父子三人


石榴的功效与作用及营养价值


什么是211大学


合数是什么意思


芦荟的作用与功效


为什么回族不能吃猪肉


二胡几根弦组成


白斩鸡蘸料怎么调配


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是哪里
